吸尘器做为需要人工拿起使用的家电,比起清净机、扫地机等能自动工作的家电,在性能之外也很需要考虑产品的易用性
而伊莱克斯一直以来都是以非常易用滑顺做为产品特色,过往的吸尘器也都是以直立式的为主,本次小二实测的是他们家新一代的极适家居900 无线湿拖吸尘器,这代最大的不同就是改为手持式的设计,究竟伊莱克斯的手持式吸尘器会有怎样的设计呢?话不多说,机器的真面目在此↓↓↓
产品的基本尺寸重量如下
一、基础部分
做为旗舰级的吸尘器,地面使用的主刷头总共有三种
抛光滚刷吸头是从Q9-P开始引入的新吸头,除了不容易缠绕毛发外,对於稍有一点体积的脏污也能够顺利吸入,一般居家地面会最常使用到
当然伊莱克斯原本招牌的毛发截断吸头也还是在
透过踩踏後凸起的刀片割断缠绕的头发重新吸入,属於缠绕後的因应处理,小二自己认为是抛光滚刷会更好用(一开始就先不卡),另外也强烈建议每次吸尘完都要习惯性踩个几秒,如果堆积太多头发会导致切不乾净
至於湿拖吸头则是一个拖地专用的配件,属於纯拖地使用,并没有吸尘功能,这点与LG不同,跟三星的Bespoke相同
而这台的供水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搭配另附的净污分流清洗槽,有做净污分离(乾净的水在内圈,洗完的脏水会在外围)
机器放上去後启动让抹布开始旋转就可以清洁同时补水了,操作起来真的很轻松
另外一种是用外挂小水箱的方式手动供水,加装上後按压侧面的按钮後出水
使用起来会是像这样,如果用在地板清洁上并不是太方便(需要拆下长管後扣上),反倒是拿掉软管後,用在桌面之类的环境就有趣的多
三个地面吸头都有额外增加踩卸更换吸头的设计,可以做到不用弯腰就完成吸头更换,对於打扫人来说真的友善
而非地面的吸头则是配了三个最实用的吸头再加一个弯折用的转接头
本机的部分是标准的手持式设计,另把电池做在下方,而重心调整的不错,举起来的重量感以手持式机种来说算相对不重,但以地板清洁使用来说,就没有自家的Q9重心在下的那种滑顺了
进气之後会先经过金属初滤挡下毛发等大型脏污
後面则是直接接上一张可水洗滤网,并没有手持式机种中逐渐普及的多锥气旋,所以会有不少的粉尘脏污需要靠这张滤网拦住,必须定期清洗以保持过滤效能,建议厂商可以多送1-2个替换
向後经过风机後,在出风前还会有一道悬浮微粒滤网做最後把关,多层的过滤机制基本上出风的乾净度是可以预期的
握把正面则是操控与显示的位置,开关机後可以切换档位,同时正面萤幕会显示当前档位与残余电量,操作上算是简单易懂
伊莱克斯把电池做在下方,同时有在边缘包覆增加摩擦力
所以虽然没有办法直接随时直立,但靠墙站立还是满稳定的
收纳架的部分有另外附扩充,可以直接把全部的吸头都挂上去
也可以把长管跟地板吸头留在座上直接取下主机,方便快速切换进行寝具或是狭缝清理
二、各项测试1.各档位音量测试
小二以握把50cm处作为音量测试的位置,音量为67dB / 70.5dB / 73.5dB,整体音量的表现称得上安静,音频部分没有Q9的舒服,但也不会到刺耳的程度
2.出风口洁净度测试
金属滤网/棉滤/悬浮微粒滤网,目前高阶机种主流的多层次过滤机制确实有做好机器出风的过滤
3.地面清洁效果
集尘测试的部分,小二是参考IEC60312的作法并加以微调,在100公分长的表面上投放35g的面粉,吸尘器则用0.5m/s的速率尽量保持平稳的移动,一次来回看集尘状况,以小二标准测试的地面环境(硬地板、花纹砖面、平织地毯)来看,伊莱克斯这次的手持式吸尘器的清扫表现是不错的
4.硬地墙面清洁测试
墙边测试表现的结果也很不错,只差一点点没办法把最边边的完全吸乾净
5.湿拖表现
小二从测试LG的时候就有注意到,手持吸尘器的拖地头,在使用上其实很不好自行往下加压出力(因为你会是单手使用),而单纯仰赖机器的重量与旋转抹布,其实很难把顽垢给清理掉,只能透过多次来回把脏污程度降低一些而已
但如果是没那麽黏的程度,就还是可以顺利解决…